五代十国时期 这位南汉皇帝专宠又黑又胖的“媚猪”
2025-03-05 17:31:21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出处
曾小云(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训练营讲师)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说起诗人张九龄,大家最先记得的或许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几乎每年的央视中秋晚会都会引用到。记得央视以前有一档节目就叫做“天涯共此时”。
唐开元十五年(727)三月,张九龄由冀州刺史改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都督,在南昌为官一年有余。故这首诗应作于开元十五年(727)或十六年(728)的春天。李少府要去韦城,张九龄都督为他送行。在唐朝,少府是对县尉的通称。县尉和县丞都是一县主官的副手,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不过,县尉分管治安,故可以视为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当然,这只能说“相当于”。韦城是一个县,隋开皇年间从白马县析出新置,当时属汴州,唐代属滑州,宋代沿袭,金代废制,治所在今河南滑县。有人说韦城就是韦州城,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大错!
作者和友人在南昌的什么地方送别呢?看看两个地名。西候,就是西边的亭站。青门,原指汉朝长安城东南门,门外有霸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南昌没有这两个地名,故这两个地方只是指代送别之处。而白马津在诗中是实指,在当时的韦城县或白马县(治所均在今河南滑县),正是李少府到站停车下马的地方。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其三》有云:“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
李少府去韦城干什么?有人说是回家有事。理由是题目“韦城李少府”,说明李少府是韦城人。不过,也有可能是平调,由南昌县尉调任韦城县尉。
颔联“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写离别的景色,不仅补足首联的“春”,更寓情于景。在这个暮春时节,野外的花儿快要开完了,而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也要结束了。花谢了还会有再开的时候,人散了还会有再聚的时候。所以我们不必感伤。林子里的鸟儿,歌声听起来让人感觉一新,是不是它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憧憬着新的希望呢?不过,鸟儿啊,即使是找到了新的巢穴,也不要忘记昔日那片旧林。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在韦城交了新朋友,请不要忘记南昌的老朋友啊。
颔联表达的情意有点隐晦,要脑筋转几个弯才能明白。尾联,在经过前面的铺垫之后,诗人直接说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劝慰朋友不要担心空间的距离遥远。只要我们两心相知,两心相依,即便万里之遥感觉也像亲邻一样。这句话朴实无华,却能够打动朋友,消解离别的伤感。正如明末清初贺裳《载酒园诗话》所云,“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真是理至不磨,人以习闻不觉耳”。现在想想,要说出这样轻描淡写的话,多么不容易。那个时候,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一封信,要走好几个月才能送达。但是,诗歌弥补了这些不足,让朋友间的友情更显珍贵。而现在,随着交通和通讯的极端便捷,友情却可以随意挥霍,甚至可以缺席。
比较“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不是觉得有抄袭之嫌呢?要说抄袭,他们也“抄袭”了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我们还是用专业的说法“化用”。像这种化用的情况,在诗词中是屡见不鲜。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作家王威廉认为,“一个作家的知己是另一个作家,一个批评家的知己是另一个批评家。”这个观点,可能源自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书。作者认为,诗的历史形成乃是一代代诗人误读各自前驱的结果,“一首诗的意义只能是另一首诗”。从诗词的传承发展历程来看,似乎很有道理。诗词名句是怎么诞生的?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后人对前人的诗句不断复制、续写、嫁接、重组的结果,是因而袭之、化而用之的结果。后浪推前浪,推波助澜,才形成中华诗词“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壮观景象。直到今天,对名句的再造新创依然在延续。在不同的场合经过不同的人引用,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获得了新的生命。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样的诗句,只有大唐的诗人才可能写得出来。今天,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国人,重新吟咏这样的诗句,更加表明拥抱世界的决心,更加坚定中国文化的自信。
#头条情感学院##泛文化写作营##对联#
2025-03-05 17:31:21
2025-03-05 17:29:06
2025-03-05 17:26:51
2025-03-05 17:24:36
2025-03-05 17:22:22
2025-03-05 17:20:07
2025-03-05 17:17:52
2025-03-05 17:15:37
2025-03-05 01:27:55
2025-02-26 19:50:13
2025-02-26 19:47:59
2025-02-26 19:45:44
2025-02-26 19:43:29
2025-02-26 19:41:15
2025-02-26 19:39:00
2025-02-26 19:36:45
2025-02-26 19:34:30
2025-02-26 19:32:16
2025-02-26 19:30:01
2025-02-26 14: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