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域及中心城区国土空间总体2021-2035空间布局规划出炉
(一)市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构建市域“一核三轴四区”的 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
“一核”:中心城区,是市域城镇发展重点区域和产业集聚区。
“三轴”:湘桂城镇发展轴、粤桂黔协同发展轴、三柳文旅发 展轴。
——湘桂城镇 发展轴 :依托衡柳铁路、柳南客运专线、湘桂 铁路以及泉南高速等多条交通干线,连接南宁、柳州、桂林、来 宾等市,在桂中城镇群内构建以铁路等多种形式的交通方式支撑 城镇发展,引导湘桂城镇发展轴沿线的城镇和产业园区发展,促 进人口在轴带上集聚。
——粤 桂黔 协同发展轴 :向西连接河池市,向东依托柳州经 梧州至广州铁路、柳梧高速对接珠三角。衔接西南出海大通道, 打造区域协同发展轴,增强该发展轴上的交通支撑、培育产业城 镇。
——三柳文旅发展轴 :依托焦柳铁路,往北连接融安、融水 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对接湖南等旅游目的地。促进人 口向城镇集中,控制工业发展,促进旅游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 县城与小镇。
“四区”:北部水资源涵养及生态保护区、中部现代农业及城 镇发展区、东北部生态功能区、南部都市人口及产业集聚区。
——北部 水资 源涵养及生态保护区:以融水苗族自治县北部、 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主,重点加强生态保育、水源涵养、水土保持, 建设民族特色文化城镇。
——中部 现代农业及城镇 发展区:包括柳城县西部、融安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南部,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 特色农业,建设生态田园城镇。
——东北部 生态功能 区:包括融安县东南部、鹿寨县东北部, 以广西三锁县级自然保护区—广西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 广西拉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架桥岭为核心,加强自然保护地 建设管护,进一步保护具有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 务功能的区域,确保各类生态系统持续发挥生态服务功能。
——南部 都 市人口及产业集 聚 区:包括市辖区、鹿寨县西南 部、柳城县中部和东部,重点推动人口和产业集聚,引导资源要 素合理聚集,促进空间集约高效利用。
(二)市域城镇发展布局
构建“一主两副三轴、多点支撑” 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促进城镇空间高效集约、功能协调,引导 人口和产业向城镇化重点地区集聚。
“一主”:中心城区。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的服务能级,促进 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快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两副”:市域副中心城市,指鹿 寨县副中心和融 安县—融 水 苗 族自 治县副中心。通过市域副中心建设,提高人口的吸纳和承 载能力,辐射和带动周边县城发展。其中鹿寨县副中心加快推进鹿寨县与中心城区的协同发展,打造成为柳州东部城市副中心, 重点加强与柳东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设施共享互联;融安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副中心充分发挥融安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沿江连 片组团发展的空间优势,依托融水苗寨文旅和融安农旅优势互补 特色资源,加强区域交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联动发展,聚集周边 人口、产业和土地资源,打造区域文旅服务中心。
“三轴”:三条城镇 发展轴 。其中湘桂城镇发展轴打造区域性 南北城镇发展轴,加快完善桂林—柳州—来宾—南宁纵贯南北的 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在该轴带上集聚;粤 桂黔协同发展轴向东借力桂东东融发展片区,主动东联粤港澳大 湾区,向西加强对河池的带动能力,增强该发展带上的交通支撑, 培育产业城镇;三柳文旅发展轴促进人口向南、向轴带城镇集中, 依托少数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优势,沿线打造特色县城、风情小 镇。
“多点支撑”:分布于主要 发展轴 带的重 点镇 。以重点城镇为 中心,发展区域内综合型、工贸型、商贸型、旅游型等各级乡镇, 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形成“多节点”发展格局,有效支撑中心城 镇发展,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中心城区2021-2035国土空间规划
以自然地理格局和“双评价”为基础,落实城市发展战略,以 水系、山体、生态绿化网络为自然隔离,结合快速交通网络,优 化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构建显山露水透绿,山水城共融共通, 分片组团式可持续发展的“一心两翼 、一主三新、山水连 城”城市 空间结构。
“一心两翼”:强化金融、商务、商贸等功能,构建以城中半 岛及河东中心区为核心的都市生活服务中心;联动柳州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阳和工业新区、新兴工业园区和柳州河西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北部生态新区,形成带动全市发展的东、西产业翼。
“一主三新”: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联动柳东新区,柳江区 和北部生态新区的“一主三新”片区空间形态,调整城市功能结构, 强化中心城区能级。
“山水连 城”:顺应自然山水格局,依托得天独厚的柳江生态 景观带和文笔山、龙潭—都乐岩、龙壁山—莲花山—古亭山等自 然生态景观,塑造自然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城市景观。
后续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