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拒绝普京的和谈建议,美日已与乌签署安全合作协议
2025-08-16 13:08:26
日本左翼-到底是个什么?
日本的新LEFT翼
日本的left翼现在分为新left翼和老left翼。
1。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一些学运领导者已认为日本政府已沦为美国“战车”的走卒,并准备与美国在东亚发动战争,当时的全国性学生组织“全学联”因而确立了“反帝和平斗争”的主轴。
在1958年至1960年间,美日安保条约引发战后日本社会运动的高峰,当时学生与工人、农人一起发动了“反安保运动”。
1960年6月19日,20万人的反安保示威遭警方镇压,日本政府和国会强制通过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左派运动也暂趋消沉。1962年,日本政府决定在三里冢修建成田机场,受到当地农民抵制,1966年“全学联”等学生团体也加入进来,这场斗争持续至今,被称为三里冢斗争。1966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路线争论,日本共产党决定脱离所谓“中国路线”,同时积极与苏联修好。
反对苏联路线的左派人士因此另起炉灶,发起所谓的新左派运动。而这就是是新左翼的诞生。
1968年1月29日东京大学医学部学生为反对登记医师制度代替实习制度进入无限期罢课,最终发展为政治斗争,1969年1月18日-19日,机动队强行强行进入东大安田讲堂,逮捕450名学生(东大安田讲堂事件),被称为东京大学事件。为组织斗争而设立的学生团体被称为“全学共斗会议”(全共斗)。
1968年至1970年间的第二次反安保运动带来了新左派的另一高峰。在70年代,日本的新左派进行了反越战、反美军基地与成田机场等等抗争,与政府的“机动队”爆发多次冲突,造成许多学生被捕,甚至遭机动队殴打致死。“赤军派”(1969年9月成立于同志社大学。)、“ML派”(马克思列宁主义派)等是主张激烈手段的派别。
然而此时新左派内部的分歧也愈演愈烈,派系林立,陷入暴力内斗,因而日益脱离群众与知识界。随著越战告终、中日建交与日本经济的起飞,日本新左派进入了低潮时期。
据警方调查,截至2010年,日本新左派(“过激派”)共有约2万名成员。而1969年的峰值为53500人。
2025-08-16 13:08:26
2025-08-16 13:06:20
2025-08-16 13:04:14
2025-08-16 13:02:09
2025-08-16 13:00:03
2025-08-16 12:57:58
2025-08-15 14:31:23
2025-08-15 14:29:18
2025-08-15 14:27:12
2025-08-15 14:25:06
2025-08-15 14:23:01
2025-08-15 14:20:55
2025-08-15 14:18:49
2025-08-15 14:16:44
2025-08-15 14:14:38
2025-08-15 14:12:32
2025-08-14 18:47:41
2025-08-14 18:45:36
2025-08-14 18:43:30
2025-08-14 18: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