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肚子疼!五本轻松搞笑神作,拯救你的不开心!
2025-08-09 18:31:48
“原罪”是“罪”吗?
最近司马南的“联想之问”,引发网民对民营企业家所谓“原罪”的广泛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原罪”究竟是不是“罪”的问题上?
咱们先简单追索一下“原罪”的原始概念,其最早来自于宗教,特指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因违背与上帝的约定而偷吃“禁果”,导致人类“遗传”了最原始的罪过,这些罪过是带自娘胎的、与生俱来的,也成为人类一切罪恶与灾难的根源,故美其名曰“原罪”。
后来,人们针对民营企业家创业初期出现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违规违法行为等,通通贴上“原罪”标签。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以及受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很多方面处于不断摸索阶段,这自然存在多方面的“试错”,再加当时的法治环境及经济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明显滞后,出现不少非规范化操作及违法犯罪行为,其中不少问题未及时得到追究解决,由此引发人们长期争论。
比如,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投机倒把、污染环境、特权寻租、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强权垄断、暴力犯罪等,在不同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界定及处罚,经过几十年的时过境迁,如何统一界定罪与非罪?
现实中,所谓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原罪”,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许多人心中的“原罪”概念,并不清晰、并不统一。
“原罪”似乎是个框,什么陈年老旧都往里面装,由此形成一种非常诡异的现象:一些人出于某些原因或认知,总喜欢不分青红皂白的给民营企业家贴上“原罪”标签,而一些人针对那些明显属违法犯罪的行为,也喜欢给其贴上“原罪”标签。
本来完全对立的两方,却同时喜欢上了“原罪”标签,“原罪”似乎成了“罪”与“非罪”的完美统一,成了各方争抢的香饽饽,本来属非常严肃的法治探讨,却往往更像是意识形态的表达。
其实,“原罪”从来就不是一个科学的、准确的概念,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确定义。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等,往往会对其赋予不同内涵,人们经常会因此模糊概念、混淆概念、偷换概念等,现实中的很多争论便由此产生。
因此,既不能简单的说“原罪”是“罪”,也不能简单的说“原罪”不是“罪”。通过“原罪”标签来争论“原罪”是不是“罪”的问题,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其结果往往是混淆视听,激化矛盾,极不利于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氛围。
对于那些在当年及当前均属违法犯罪的行为,比如暴力犯罪、行贿受贿、侵占国有资产等,不妨用“暗罪”来特指,属实实在在的违法犯罪,与历史时期及社会环境无关。
对于这类“暗罪”,绝不能以任何理由豁免,一旦掌握一定线索或一定证据,就应对其追查到底。当然,这仅属司法性质的正常查案,而不是运动式的倒查或有罪推定式的倒查,更不应拿“原罪清算”这样的标签来污名化正常的司法行为。
2025-08-09 18:31:48
2025-08-09 18:29:33
2025-08-09 18:27:18
2025-08-09 18:25:03
2025-08-09 18:22:49
2025-08-09 04:14:07
2025-08-09 04:11:52
2025-08-09 04:09:37
2025-08-09 04:07:22
2025-08-09 04:05:07
2025-08-09 04:02:53
2025-08-09 04:00:38
2025-08-09 03:58:23
2025-08-09 03:56:08
2025-08-09 03:53:53
2025-08-08 05:47:46
2025-08-08 05:45:31
2025-08-08 05:43:16
2025-08-08 05:41:01
2025-08-08 05: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