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装逼的方式,最让人受不了
2025-04-20 20:29:38
番茄病毒病是怎么发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菜农应该如何防治?
近年来,由于带毒种苗和传毒害虫的传播,设施番茄中的病毒病呈现发生范围逐年扩大的趋势,有的菜农技术管理不到位,造成严重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番茄病毒病发病症状
番茄病毒病常见的症状有花叶、条斑和蕨叶3种 。
花叶型:一种是在番茄叶片上起轻微花叶,植株不矮、不变形,另一种是叶片上有明显的花叶 ,新叶变小,叶细小狭窄,扭曲畸形,果小质劣 ,多呈花脸状。
条斑型:上部叶片呈现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病斑,茎秆上 中部初呈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纹,后变深褐色下陷的油浸状坏死条斑,果实畸形,果肉表皮下陷,长油浸状的坏死斑。
蕨叶型:病株明显矮缩,下部叶片边缘向上卷起,严重的呈管状,上部叶片细小形成蕨叶。
番茄病毒病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植物病毒引起的系统性侵染病害,其毒源植物分布广泛,土壤种子均可带毒。
病残体是花叶、条斑型病毒的翌年初侵染来源,由汁液通过摩擦微伤而侵入。蕨叶型病毒的传播介体是蚜虫,包括桃蚜、棉蚜、萝卜蚜、甘蓝蚜,有翅蚜的数量与气温有密切的关系。
病毒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及环境条件密切相关。5月下旬平均气温达22度以上,相对湿度小于50%,6月上旬平均气温达21度以上,相对湿度小于55%,是该病发生的最佳温度和湿度组合。因为高温干旱,植株消耗增大,同化积累少,抗病能力下降。同时干旱有利于蚜虫的迁飞、传毒,加剧了病毒蔓延。7月一8月份高温高湿、强光连续照射,地上蒸腾量大于地下吸收的水分,加之雨后积水,土壤粘重板结。则根系滞育,氧化功能失调,抗病力下降,气温回降,正好加剧蚜虫的迁飞,导致伏蚜频繁活动,加重了病毒病的发生。另外温度高、干旱、管理粗放的温室的病毒病较重,植株感病越早发病越重,田间管理使病株相互摩擦会加重发病,缺水缺肥,特别缺少钙、钾元素,一般发病较重。施用过量的氮肥,植株组织生长柔嫩,或突然瘠薄、板结、粘重及排水不良。
番茄病毒病防治对策
1、防控病毒病
首先要选抗病品种。针对当地主要毒源,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无病毒种子栽培。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 人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后再催芽播种。
2、注意实行轮作换茬
避免多年连作,减少番茄病毒病土壤和残留物的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育苗地和栽植棚地应彻底清除带毒杂草、 病株,减少病毒病的毒源。
2025-04-20 20:29:38
2025-04-20 20:27:24
2025-04-20 20:25:09
2025-04-20 20:22:54
2025-04-20 20:20:39
2025-04-20 20:18:24
2025-04-20 20:16:09
2025-04-20 20:13:54
2025-04-20 14:59:52
2025-04-20 14:57:38
2025-04-20 14:55:23
2025-04-20 14:53:08
2025-04-20 14:50:53
2025-04-20 14:48:38
2025-04-20 14:46:23
2025-04-20 14:44:09
2025-04-20 14:41:54
2025-04-20 14:39:39
2025-04-20 04:20:56
2025-04-20 04:18:41